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社会思想的多元多变对投资者识别风险与陷阱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中也常常出现中老年人、年轻人被骗的报道,近年来,基金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一些不知名基金购买链接也会转发到群里,投资人一不小心可能会上当受骗,那么在买基金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非法推荐的“坑”呢?
遇到这些,保持高警惕:
网络上投资理财产品鱼龙混杂,打着“低投入、高收益、零风险”口号,往往隐藏着许多诈骗陷阱。今天小编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套路”,大伙不妨擦亮眼睛,排排“雷”。
1、承诺高额回报:
一些不法分子在微信群里发布网站链接,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会获得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投资初期往往会给投资者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目的让投资者加大投资金额,等到违规网站吸纳足够的资金,便关闭网站通道,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参与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2、编造虚假的投资项目:
以投资理财为名义,一些人通过注册合法的**基金公司,挂靠高大上的国外企业,貌似合法,实则没有金融资质,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编造虚假投资项目,用“新技术”“新革命”、“虚拟币”、“致富”等名词吸引人眼球,描绘出一幅投资前景广阔的蓝图,让人产生“机不可失”的错觉,买入理财产品,并且承诺有担保、可回购、低风险、高回报等。实际上投入虚假的投资项目,资金往往“打水漂”。
3、宣传造势:
这多发生在线下,不法分子举办各种造势活动,通过非公开的产品推介会、知识讲座等,对缺乏风险意识和投资知识的中老年人进行宣传,甚至赠送米面油、购物券等礼品,公布一些公司领导视察、明星合影、某某国家领导人合影等,目的是骗取投资者信任,通过线下渠道购买打折的根本不存在的理财产品或基金组合,想方设法套取你口袋里的钱。
4、靠着亲情诱骗:
有些不法分子,甚至会利用亲情关系,拉拢亲朋好友进入所谓的理财群进行“画饼”,故意夸大虚假基金组合的投资收益,先给点蝇头小利,再诱骗亲人加大投资金额,最后卷钱逃跑。无论是谁推荐的投资项目,千万不要碍于亲朋好友之间的面子而盲目投资,越是“好兄弟”、“好姐妹”推荐的投资,越要引起高度警惕,越要仔细考察,不要轻易交出自己的“钱袋子”。
“掉坑”损失严重,我们如何识别?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零风险、高回报、不明来历的投资链接,往往是包装完美的非法买基金的“坑”。识别风险,这几点建议大伙不妨听一听。
投资是认知能力的变现。《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书中曾提到,“长期来看,稳定的投资表现不仅来自于对未来市场上涨或下跌的准确判断,更取决于投资者是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投资体系或系统。”换句话说,我们也要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多学习基金投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解基金的购买渠道,了解市场行情,识别不同的基金品种、投资运作原理、购买金额和预期收益/风险等等,至少我们看到微信群或网页不明链接时,可以自动识别各种“忽悠”大法。
不盲目、认识风险。
不管这些不靠谱的投资品具体形式如何,推荐人一般强调不会亏损,保证固定收益。但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率是“不可能三角”中的两环,有收益必定有风险。即便是国债都有风险,更何况是这些不明来路的机构。
投资都有风险,打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口号的理财产品,往往存在较大风险,我们要抵住贪婪与恐惧的影响,了解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还可能是投资骗局,要合理评估自身承受能力,审慎确定风险承担意愿,而不是冒险投资。
|